課程日期:2025/11/26(星期三)下午2:00~3:00
期間限定!工廠自動化提案線上研討會
本線上研討會專為思考導入工廠自動化的企業而設計,聚焦於「恰到好處自動化」的理念,從實際案例出發,帶您了解如何以最低負擔逐步推動自動化,解決缺工、效率與彈性三大挑戰。
我們將展示自動化如何針對瓶頸環節發揮效益,並分享不同情境下的對應提案,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導入路徑。
透過DEMO機即時實演,快速帶您親眼看看自動化應用的關鍵製品,建立具競爭力又靈活的產線。
立即報名,與我們一起探索多樣化的自動化解決方案!
立即報名
解決方案
課題:
五金產業缺工嚴重,產線長期仰賴人工操作,導致人力不足時,產能與交期都受到影響。
以往的問題點:
- 產線環境屬於典型 3K產業(危險、辛苦、骯髒),不易找到穩定人力。
- 雖然導入機械手臂能解決部分人力問題,但傳統機器人控制需要專業程式知識(如梯形圖),導入門檻高,中小企業難以負擔。
- 維護或調整流程時,因為缺乏程式專才,造成導入後仍需高度依賴外部支援,降低自動化效益。
解決方案:
👉 我們提出
「MRC01機器人控制器 × 機械手臂」 的方案:
- 無需專業程式能力:圖形化設定介面,操作直觀,降低電控與軟體技術門檻。
- 快速上手:工程師能在短時間完成導入與調整,降低學習與導入成本。
- 逐步導入自動化:先由機械手臂協助搬運、上下料,人工保留在檢測與例外處理,達到「恰到好處的自動化」。
💡 效益:
讓工廠即使在人力短缺的情況下,也能維持穩定產能,同時降低員工暴露在危險環境的風險。
課題:
五金產業產線的上下料作業多依賴人工,造成產能不穩,難以精準預測生產量。
以往的問題點:
- 人工上下料依賴高:員工體力負擔重,長期存在職業傷害風險。
- 效率不穩定:因人力差異導致節拍不一致,產線容易出現瓶頸。
- 難以維持產能計畫:人工作業不易預測,造成交期與生產管理壓力。
解決方案:
👉 我們提出
「L / LH / LJ系列直線減速機 × 搬運自動化」 的方案:
- 實現料箱自動升降與搬運:齒條・齒輪系統具高強度,能輕鬆應對上下料(loader/unloader)等重複作業。
- 高負載能力,尺寸精巧:體積小巧卻能搬運 最高 200kg,非常適合五金產線需求。
- 運用馬達穩定可預測的產能:透過設備自動化,生產量不再受人工效率影響,更容易規劃生產與交期。
💡 效益:
讓上下料作業從「人力痛點」轉為「穩定輸送」,進一步提升整體產線效率。
課題:
加工製程的進出料動作多為重複性且有一定精度要求,過度仰賴人工會有等待浪費與作業疏失的問題,導致效率與品質下降。
以往的問題點:
- 品質疑慮:工件裝夾入料時,人工作業可能發生放錯料件,或是不慎磨損料件表面的問題。
- 效率低落:加工設備多為單機作業,其中的工件切換、進料、送料等人工輔助流程拉低整體產能。
- 小批量不經濟:傳統自動化設備投資大,對多樣少量的五金加工不划算。
解決方案:
👉 我們提出
「直交機器人+移動式小型料架」 的方案:
- 簡單完成進料與出料的陣列堆棧:XYZ直交機器人搭配專用控制器,透過簡易編程,即可正確將工件從料盤取出或放置;並可對應多種料盤尺寸。
- 投入成本低:相較於機械手臂,投入成本低,回收快。
- 降低人工作業頻度,提高效率:運用移動式小型料架搭配投料機構,即可加大進出料處理量,並減少人工動作頻度,縮短動作距離。
💡 效益:
提升效率並降低後段品檢壓力,同時保有靈活性,適合五金產線逐步導入自動化。
課題:
緊固件/小金屬件等產品檢查時,如何透過快換治具或自動取放料,縮短換線時間,提升效率。
以往的問題點:
- 人工作業品質疑慮:容易因疲勞或專注力下降,導致治具未鎖緊、程式切換錯誤、工件表面刮傷等問題。
- 檢測效率低:小批量多品種情境下,切換治具費時費力,大量時間耗在準備而非測量,形成檢測瓶頸。
解決方案:
👉 我們提出
「電動滑台/機械手臂」的方案:
- 高慣性慣量對應:可直接安裝大型平台或擺臂,省去傳動軸與補強結構,縮短設計與裝配時間。
- 中空軸設計:電纜線、空氣或液體的配管可穿過中心,節省空間、簡化走線。
- 無微振定位:採αSTEP AZ系列步進馬達,在停止時能完全靜止,提升製程良率。
💡 效益:
讓品檢更快、更準、更穩定,減少人工負擔與客訴風險。
資料下載
完整技術資料與應用案例等您深入探索。
立即填寫表單,下載解決方案!
立即索取